首页

改变-女女王楠楠

时间:2025-05-29 09:50:54 作者:人类最早何时会用鲸骨制作工具?国际最新研究发现2万年前证据 浏览量:62832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北京时间5月27日夜间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可能早在2万年前已经会使用鲸骨制作工具。

  这些工具的发现,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使用鲸骨制作工具的证据,不仅有助于拓展人们对早期人类使用鲸类遗骸的理解,也展示出古代鲸类生态的一个侧面。

研究人员2022年在法国巴斯克伊斯图里茨洞穴进行的挖掘,发现了数十件鲸鱼骨制成的物品(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Christian Normand)。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古代人类很可能将鲸类作为资源利用,但史前沿海考古遗址非常脆弱,且易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而重建人类与海洋哺乳动物过去的互动很有难度。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法国图卢兹大学Jean-Marc Pétillo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对北大西洋比斯开湾周边遗址发掘的83种骨制工具,以及西班牙圣卡塔琳娜洞穴的另外90件骨骼进行分析,他们使用质谱分析和放射性碳定年识别出这些研究样本的分类学特征和年代。

法国朗德省杜鲁蒂岩洞出土的灰鲸骨制大型投射器尖,年代可追溯至1.8万至1.75万年前(图片来自 Alexandre Lefebvre)。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研究发现,这些骨骼样本来自至少5种大型鲸类,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约1.9万至2万年前。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人类利用鲸类遗骸作为工具的证据。

  此次研究已鉴别出的鲸类物种,包括抹香鲸、长须鲸、蓝鲸以及露脊鲸或弓头鲸(这两个物种用该方法尚无法区分),这些物种至今在比斯开湾仍有分布。

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圣卡塔利娜遗址出土的须鲸椎骨碎片,年代约为1.55万至1.5万年前(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Eduardo Berganza)。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还发现了灰鲸的遗骸,该物种如今分布大多限于北太平洋和北极海域。来自鲸骨工具的更多化学数据表明,这些鲸类的摄食习惯与如今略有不同,暗示可能存在行为或环境变化。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这项研究发现,为人类最早使用鲸类遗骸(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揭示了过去2万年里鲸类的生态变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追忆“一门四忠烈” 感悟英雄情

清晨,天蒙蒙亮,浙江湖州南浔区菱湖镇卢家庄村的渔民们就开始在鱼塘拉网,将成群的鱼赶入渔网中。很快,一条条鲈鱼、鲢鱼等就被打捞上岸,装车后发往长三角地区的各大水产市场。

(年中经济观察)极端天气频发会否影响中国粮食安全?

“所以我觉得拜登算盘算得很精。”信强表示,拜登深知如果面对共和党挑战不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的话,连任将会非常艰难。“他需要跟中国配合,需要中国支持,或者需要中美关系展现出一种,比较缓和的迹象。这样才能让投资者信心增长,促进中美贸易进一步发展。美方现在具有强烈的需求。”

【万千气象看中国】浙江杭州梅花盛开:曲水寻梅,共赴“梅”好!

此次活动为期10天,台湾青年将重走古丝绸之路,走进兰州、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地,参访甘肃省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感悟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探寻七彩丹霞、鸣沙山月牙泉、敦煌雅丹世界地质公园,领略甘肃壮美自然风光;走进兰州和平镇范家营村、嘉峪关紫轩葡萄酒庄园、敦煌光电产业园,实地感受乡村振兴成果和新型企业发展。

“让市民认识祖国内地绚丽多彩的文化”

依托站点联动机制,检察机关会同妇联、民政、公安等部门召开个案协商会,就小丽落户就学、落实监护、保障成长等方面提出具体保护思路。为此,站点商请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少年律师,为小丽父亲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西藏民主改革65年来 卫生健康已覆盖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

二是差异化收费。不少境外交易所都对高频交易收取更高费用,目的是运用市场化调节手段,引导高频交易主动控制交易频率,规范交易行为。在《管理规定》中,证监会授权证券交易所提高高频交易收费标准,并考虑收取撤单费等其他费用。这方面证券交易所还将另行作出规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